close

haemultang-588073_1920.jpg 


小家庭如何『安全』吃火鍋?

冬天,總是希望能吃個熱呼呼的火鍋,讓全身暖起來!尤其在家裡自己煮,色香味齊全,食材安全又能吃的健康。但有孩子之後,為了孩子安全和防止燒燙傷意外,許多小家庭已經將火鍋列為拒絕往來戶!


有沒有辦法可以安全又健康的在家吃火鍋?


兒童燒燙傷意外

兒童燒燙傷意外可分成0到1歲、1到3歲、3到6歲三個階段,而這之中最容易發生燒燙傷意外的年齡是1到3歲。正因此時是寶寶開始學走路及肌肉發展時期,最喜歡跑來跑去、抓東抓西,此時無論是在哪個地方,意外都很有可能突如其來的發生,因此大人必須緊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,避免發生遺憾。


冬天圍爐吃火鍋,為了要煮熟食物或保溫,會選擇使用電磁爐或是卡式爐持續加熱。這時候「安全」就需要特別注意了!


當一大群人聚在一起聊天、用餐時,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略,在大家聊得正熱絡或吃得正開心的狀況下,小孩子也常常因為大人疏於照顧或制止其嘻鬧、危險的行為,不小心被食物、熱湯燙傷,或是被鍋子、爐子燙到,甚至一個不小心絆到電線、拉扯桌巾,打翻了火鍋,整鍋熱湯淋孩子身上、頭上!

聰明的爸媽可以這樣做:


為了顧及孩童安全、以及家人圍爐吃火鍋的氣氛,建議爸媽可以這樣做…

  • 1.不要把小孩抱在懷裡用餐,特別是吃火鍋和湯麵等熱食的時候。

  • 2.讓孩子自己獨立一張餐倚,三歲以下孩童,建議加上安全扣環,避免孩子爬上爬下。

  • 3.不要讓小孩自己去火鍋裏夾菜、撈食物,控制小孩與火鍋的距離。

  • 4.端出熱湯、熱食時,要先提醒大家一聲,並制止嘻鬧的小孩,避免不小心碰撞打翻、造成燙傷。

  • 5.注意電磁爐或電火鍋電線、延長線的收納,避免大人、小孩被電線絆倒打翻熱湯。

  • 6.使用酒精加熱火鍋時,應注意正確使用方法,必須等火完全熄滅後才能添加酒精,以免惹火上身。

  • 7.要選購檢驗合格安全的爐具、瓦斯罐,並正確使用。

  • 8.避免使用桌巾或將熱湯放置於桌緣,避免桌巾被幼兒拉扯桌巾而被桌上的熱食燙傷,用餐時熱湯避免靠近幼兒的座位。

在家健康吃火鍋 如何準備食材?

要避免高熱量、高鈉、高油脂的火鍋,在家也可以自己挑選食材,健康吃火鍋!

一、湯底:
可以熬煮如昆布鍋、蕃茄鍋或原味鍋,用蔬菜的原味來取代,避免重口味或較濃稠的湯頭如麻辣鍋、牛奶鍋或咖哩鍋,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,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。加湯時,以熱開水稀釋減少湯頭的量,就能減少許多鈉的攝取。


有孩子加入一起吃的火鍋,湯底宜清淡,如清湯、骨頭湯、蔬菜昆布湯等,不宜辛辣油膩,更不可加入溫補藥材,以免孩子上火,傷及腸胃,調料也要儘量清淡。


家庭火鍋,可自製蔬菜高湯,可用中型高麗菜半顆、洋蔥1顆、香菇5至6朵、昆布或海帶1碗、白蘿蔔半根、紅蘿蔔半根即可熬煮4至6人份的湯底。

二、高纖食材:

選擇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,不僅可增加飽足感,降低其他高熱量食物之食用量,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。


三、低油肉類:

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以取代高脂的紅肉,並且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。


四、減少加工品:

選擇新鮮食材以取代加工火鍋料,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、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,吃火鍋常見的各式餃類或丸類通常都是高脂及高鈉的加工品,丸類的鈉含量比餃類更高,2顆花枝丸、3顆旗魚丸、3.5顆貢丸就含有1公克的鹽巴,是每日建議量的1/6。因此,吃火鍋時因少選加工類食品,避免吃進過多高油高鹽,對健康造成負擔。


五、減少沾醬,以其他天然食材取代:

選擇蘿蔔泥、蔥、薑及蒜等新鮮食材提味,減少使用高熱量、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醬料,如沙茶醬、豆瓣醬、辣椒醬及醬油等。


孩子吃火鍋,怎麼吃才健康?

1. 沒煮熟不吃:

食物要徹底煮熟後才可進食,海產應在沸水中烹煮最少五分鐘,切成薄片的肉類,包括魚片和豬肝也須徹底煮熟。此外,每次添加水或湯汁後,應待湯汁再次沸騰後才進食鍋內的食物。


生的肉類中可能含有細菌或寄生蟲,吃了容易引起嘔吐、腹瀉、頭痛及高燒,若進入腦中,更會產生腦膜炎,對孩子健康不利。


2.
勿用生雞蛋蘸熟食

生雞蛋可能含有沙門氏菌,而蔥、蒜頭和辣椒等調味料並不能將其殺死。


3.
生食、熟食慎防交叉污染

桌上不應擺放過多的食物,並使用兩套款式不同的筷子和食具來處理生和熟的食物,以減低交叉污染的機會。並多給孩子準備一雙筷子,不要生熟食混在一起夾。


4.
注意均衡飲食

選用清湯作湯底,採用先菜後肉的策略去增加飽肚感,以避免攝取過多的脂肪和能量。孩子吃火鍋次數不宜過多,且應多吃蔬菜、木耳、香菇、海帶、豆腐等蔬菜,不僅能幫助寶寶腸胃消化,還有清熱去火的效果。至於那些膽固醇含量較高的肥肉、內臟及海鮮等則以淺嚐為妙,並盡量少用醬油及調味料。

5
、多吃蔬果
吃完火鍋後,應讓孩子吃點水果,多喝點水,有助孩子清熱祛火,下一餐也要清淡一些。



資料來源:靖娟基金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Safer 的頭像
    iSafer

    愛寶貝iSafer的部落格

    iSa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