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燒燙傷意外
防護這樣做
八仙樂園塵爆意外事發至今超過1個月,也因此讓許多家長重新了解燒燙傷意外。根據兒童燙傷基金會發現,在幼童燒燙傷意外中,7成的比例都是因熱食或熱水燙傷,因此家長應特別留意居家安全。
兒童燙傷基金會調查發現,在去年1377幼童燒燙傷個案中,有近2成幼童年齡是在9歲以下;而燒燙傷地點多以廚房、客廳、浴室、臥室等處居多。尤其1至4歲的孩子愛動、好奇心強,活動範圍大,但運動又不協調,自我保護能力差,因此燙傷比例較高。
燙傷處理5字原則
「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是遭燒燙傷的標準處理程序,許多人都耳熟能詳。但沖要沖多久?蓋要蓋什麼?也有學問。醫師與兒童濕傷基金會提醒,沖水和泡冷水是燒燙傷後最重要的處理程序,若不幸發生燒燙傷意外,一定要鎮靜,記得先沖水。
兒童燙傷基金會執行長黃惠芬指出,燒燙傷患者若一慌張就急著脫掉衣物,可能導致皮膚黏著衣物一同被掀掉,無法在後續治療中提供保護,若情況許可,先沖水和泡冷水,才是最佳的處理程序。
但泡水時間不宜過久,大面積燒燙傷沖洗不宜超過20分鐘,否則可能失溫。最好用乾淨紗布覆蓋,避免感染防失溫。皮膚大面積燒燙傷後失去調節體溫的功能,曝露在空氣中會大量散熱,因此用乾淨紗布覆蓋除可避免感染,也可避免散失體溫。
「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處理5字原則
沖:如果傷處很疼痛,可以用冷水浸洗10至20分鐘,不必包紮。如採取的冷療措施得當,可顯著減輕局部滲出、挽救未完全毀損的組織細胞。
脫:在傷處未發現紅腫之前要脫下周圍的衣物。當燙傷處在有衣物覆蓋的地方時,不要著急脫掉衣物,以免撕裂燙傷後的水泡,可先行用水沖洗降溫,再小心地去掉衣物。去除衣物時小心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。
泡:一旦發生燙傷,不能及時用冷水沖,那麼用冷水泡30分鐘也是可以的,同樣能起到加速降溫、止痛的作用。
蓋:用清潔乾淨的床單或布單,紗布覆蓋。勿任意塗上外用藥或民間偏方,這些東西可能無助於傷口的復原,並且容易引起傷口感染,及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。
送:除極小之燙傷可以自理外,最好送往鄰近的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。若傷勢較大,則最好轉送到設置有燙傷中心的醫院治療。需要提醒的是,嚴重燙傷的病人,在轉運途中應密切關注血壓、心跳。
居家預防燒燙傷tips:
- 1. 爆竹:教導兒童勿靠近燃放中的爆竹,也不可隨意丟擲;不可揀拾爆竹或放置身上。
- 2. 燒紙錢:祭拜燒紙錢時,要在戶外鐵桶內焚燒,以免危險。
- 3. 火柴、打火機:絕對不要讓小孩玩火。
- 4. 電線:電線要遠離幼童能摸到之處,以免幼童因無知咀嚼而導致唇部電傷。注意幼童的動向,避免絆到而翻倒茶壺、熱水瓶、或熱鍋。
- 5. 插座:插座要遠離幼童能摸到之處,用保護蓋蓋住。
- 6. 熱水瓶:熱水瓶要放置在幼童搆不著的地方。
- 7. 桌巾:餐桌上的桌巾不宜太長,以免幼童攀爬拉扯,把桌上熱水或熱湯拉下來而燙傷。
- 8. 洗澡水:
a、幼童洗澡不要使用溫度太高的熱水;一般約在攝氏四十度左右即可。
b、放洗澡水時應先放冷水,再放熱水。
c、熱水器出水溫度應配合季節,應維持在攝氏五十五度以下。
- 9. 熱湯或熱水:地板應保持乾燥,以免端熱湯或熱水時滑倒而燙傷自己或幼童,且最好先呼應一聲,免得幼童不小心迎面撞來。
- 10. 瓦斯:
a、定時檢查家中瓦斯筒。
b、家中的瓦斯漏氣了,只要將瓦斯開關關閉,窗戶打開通風即可,千萬不要貿然打開電扇或其他電氣開關,以防爆炸。
11. 瓦斯爐:需教導孩子爸爸媽媽在煮飯時,「瓦斯爐上的火很可怕,千萬不可以靠近喔!」
燒傷後要給予精神支持
很多家長關心燙傷後是否會給孩子留下傷疤。專家表示,在恢復期,傷口結痂會很癢,孩子大多會伸手去抓,家長要細心呵護,防止傷口再次感染。創面癒合乾燥後會有色素沉著,這時最好讓孩子避避光,不要見太陽,防止長時間的日曬引起色素沉著!
醫師表示,臨床發現,一旦燒燙傷後,對於傷勢的修復非常期待,如果達不到期待要求,就會導致心理落差大。不同的階段,患者會有不同的表現,家人和醫護人員一定要給患者精神支持。尤其幼小的孩童,更需要家長特別的關照!
一旦發生燒燙傷,務必記得「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5步驟。即使是冷天也一定要以流動的冷水沖患部至少20分鐘讓傷口降溫。如果感覺衣服已黏在肌膚上頭,就不可再強拉,可使用剪刀剪開衣物,最後再讓肌膚泡在冷水中約10至20分鐘,並找來乾淨的紗布覆蓋在上頭,再儘快將孩子送醫。
即將來臨的冬天,是台灣較容易發生燙傷意外的季節,家長要特別小心好動的孩子,可能一不小心就拉扯桌巾打翻茶杯或熱湯導致傷燙傷意外!
資料來源:聯合報、兒童燙傷基金會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