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紅包怎麼用?
過新年,孩子們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到紅包壓歲錢了!從阿公阿嬤、外公外婆、叔伯舅舅阿姨們眾多親戚給的紅包,若是大家族,好多個紅包加起來,金額可能相當可觀。少則數千,多則數萬元,這些壓歲錢該怎麼運用呢?
指導小孩如何理財、規劃他們自己的壓歲錢,當然是爸媽的重要課題囉!
幼兒園以下,小一點的孩子爸媽還能代管,國小以上大一點的孩子,爸媽就得思考這筆錢該怎麼保管?該怎麼用!如果把壓歲錢全數交給孩子,媽咪難免擔心他們還沒有自控能力,會亂買玩具零食吃吃喝喝花掉,但若由爸媽保管又擔心孩子不願意!
孩子多大壓歲錢需要爸媽代管?
學齡前的孩子,主要是讓其學習有關金錢的概念,此時孩子還不具備理財的能力,因此錢需要爸媽代為管理。
如果孩子不願意交出長輩給的壓歲錢怎麼辦?
很多孩子並不知道為什麼過年會給壓歲錢,甚至認為是自己的,是阿公阿嬤們給的。因此,父母可以告訴孩子,壓歲錢是長輩對孩子的愛和祝福的表達,讓孩子懂得壓歲錢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性交往的禮尚往來,又知道錢來之不易。
國小以上,可以參與壓歲錢管理
爸媽們一定對於小時候,拿到紅包之後,轉手交給長輩的畫面歷歷在目吧!現在孩子想必對於這種壓歲錢全數給爸媽的行為,更多了許多「意見」!
對於小學一年級以上的孩子,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消費能力。父母把壓歲錢完全「充公」容易讓孩子內心產生抗拒,孩子也失去了學習獨立支配金錢的機會,同時對「過年」的快樂體會也會大打折扣。
對於這樣年齡段的孩子,父母讓其理解壓歲錢真正意義的同時,還應該和孩子商量一下壓歲錢分配的比例,比如多少由父母來保管,多少由孩子自己去支配,同時還可以建議孩子把自留的壓歲錢花在什麼地方。
壓歲錢不僅僅是玩具、吃和玩;同時,這筆錢完全可以投入理財市場,讓小孩初次了解理財知識,初步形成理財觀念,通過紅包理財,讓小孩的財商得到提高。自然,對於過年收到的紅包,可以留出10%到20%的現金讓孩子自由支配,培養孩子的消費觀。
從小養成理財的好習慣
兒童發展專家指出,目前身懷卡債的青少年族群,多是未建立理財觀念所致,因此建議父母應在孩子小時候就教育他們如何做好財務分配,而過年領壓歲錢是最好的教育時機。以下是專家提供的理財教育方式,爸爸媽媽不妨參考看看:
一、教導儲蓄的重要性:
當小孩拿到壓歲錢時,父母別只是說「幫你存起來」,而是要親自帶小孩去金融機構存錢。此外,不管小孩只看懂多少數字,存摺都該讓小孩看到金額,才不會有錢憑空消失的感覺。
父母可讓孩子使用部分的壓歲錢,讓他們有支配規劃的概念與經驗。若怕孩子亂花錢,可以透過討論,聽聽他們買東西的理由並給予建議,讓他們當錢的主人,而非一味禁止。
二、建立投資理財觀念:
由於目前存款利率非常低,加上通膨效應,難保壓歲錢不會愈存愈少,因此建議父母可替孩子做「紅包基金」,意即將孩子收到的壓歲錢拿來申購基金、股票、保險等,存入他們的戶頭。
此外,父母可提供誘因,增加孩子自我理財的興趣。例如孩子投入多少金額到基金帳戶,父母就給予相對的獎勵,鼓勵他們持續投資。不過,父母也必須定期與小孩共同檢視帳戶,根據績效討論投資策略是否調整,不僅能灌輸小孩正確的投資觀念,也能培養親子感情。
三、了解未雨綢繆重要性:
用壓歲錢幫孩子投保,除了有儲蓄功能外,也能教育小孩未雨綢繆的重要性。尤其小孩子保費相對低廉,從小開始投保相對划算。壽險業者建議,小孩抵抗力較弱,到醫院看病頻率高,可先投保醫療險、手術險、傷害保險等基本險種,先建立基本保障。
壓歲錢理財方式TIPS:
孩子逐漸長大後,父母就可逐漸傾向教育年金保險等產品,用保險給孩子建立一份長期教育保障計劃,只要按期繳納相應的保費,即可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領取教育津貼,確保孩子在學的各個階段,都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能順利成長。
對於這筆多出來的紅包資金,很多爸媽會選擇簡單的活儲或定存來處理。壽險業建議,從「轉嫁風險、加強保障,同時準備教育基金」角度,家長可利用此機會教育家中孩童建立保障與長期儲蓄的觀念,選擇具還本特色的兒童專屬保險及保障與儲蓄雙效合一的美元保單,來妥善處理小朋友年節期間所收到的紅包。
另外,台新銀行指出,父母可以待開工後,替孩子申辦兒童專屬帳戶,購買定期定額的儲蓄型保險、具波動度的中長期股票型基金,都是累積教育基金的好方法;玉山銀行則建議,若未來有送小孩出國的計畫,不妨趁現在投資外幣,長期複利效果可兼顧風險與收益。
大人們忙著拜年,小朋友們也忙著「收紅包」,與其最後淪為「幫你存起來」貼補家用,不如趁機「理財教育」。不少銀行都有專屬兒童理財的開戶服務,像是台新的「小小銀行家YBO兒童帳戶」、玉山的「玉約幸福親子帳戶」,提供跨行轉帳手續費減免優惠,購買理財商品還有特別回饋,加上生動活潑的卡通存摺與金融卡,都是培養孩子金錢管理的好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