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oy  

孩子的玩具安全嗎?(下)


上一篇,我們談到如何為孩子選擇安全玩具,以及實際採購玩具時,應該注意哪些要點,這一篇,我們要來談談國際安全玩具的標章和台灣安全玩具的標誌有哪些?

在台灣塑化劑、化學藥劑超標,也發生在近來的兒童玩具的檢驗報告上,調查顯示有75%不符合標準,而實際採購玩具時,應該注意哪些要點呢?玩具的安全議題再度被家長們檢視,「如何選擇安全的玩具」成為父母最關心的議題。


木製玩具較能避免塑化劑影響

為了避免塑化劑和有害物質被嬰幼兒小孩吃下肚,許多爸媽們開始考慮以木製玩具取代塑膠玩具,然而也有不少爸媽買玩具幾乎都會以小朋友的喜好為主,小朋友喜歡又在預算內就會買,大多不太會注意玩具安全的問題,然而市面上有許多的玩具並不合格,對於家中孩子的健康來說,造成很大的危害。

 

相較之下,木製玩具不會有塑膠玩具的塑化劑問題,但仍須注意漆料是否安全、玩具的打磨是否去除稜角,不會讓寶寶受傷等問題,建議爸媽在選購時,最好挑選產品有通過歐盟EN71、美國ASTM,或是工廠有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,這些相較嚴格的檢驗,尤其使用對象是三歲以下的嬰幼兒,建議爸媽選購玩具廠商時,須選擇普遍認為最嚴格的標章歐盟EN 71 3

所謂的歐盟EN 71 3標章,主要是檢查鉛、汞、砷、鋅、銅、錫、有機錫等19項重金屬,像是有機錫,俗稱萬毒之王,用於殺菌劑、防腐劑,對人體的影響有使免疫能力下降、損害肝臟、腎臟和膽道,引起糖尿病及高血脂症,對於男女也會造成生殖障礙及提高其相關癌症風險。因此,在選擇玩具時須注意是否通過安全檢驗,才能確保安全性。

 

爸媽在選擇木製玩具,除了安全考量外,也要注意到玩具是否能夠幫助嬰幼兒的統感及肌肉靈活性,在掌握形狀、顏色和構造的過程中,提高嬰幼兒的認知能力、分析能力、想像力與肌肉發展。

 

木製玩具兼顧安全性、功能性,家長也需要多加學習如何辨認合格標誌,通常歐規、美規、國際檢驗通過的,都可以為消費者再多一層保障。材質比較好的木製玩具耐玩也好保養,尤其一歲左右正值口腔期間,安全的原料、無毒的漆料就會是比較適合的玩具。同時也提醒民眾,不管是哪一種材質的玩具,都要定期清理,然後準備乾淨的收納箱收納玩具,才能延長玩具的壽命與安全。


台灣安全玩具標章有哪些

除了歐美日本等各國有兒童玩具的檢查標準與標章,台灣兒童安全玩具標章,是依據國家標準CNS 4797,這項標準的定義:凡設計、製造、銷售、陳列或標示供14歲以下兒童玩耍遊戲的玩具,均須符合國家國家標準CNS 4797標準。由於市售玩具多以包裝形式販售,此時包裝上的玩具標示,就如同玩具的身分證一般,可提供家長參考其安全和適用性。

安全玩具標誌

兒童玩具為經濟部公告之應施檢驗的商品,無論國外進口或國內產製玩具,都必須報經檢驗合格,才可在市面上銷售。而安全玩具標誌自民國73年開始推廣,凡是由各廠商生產的玩具產品,送請臺灣玩具研發中心,經過各種的儀器檢驗,確認沒有尖角、銳邊、毒性、易燃等各方面的危險性等,才核發「ST安全玩具」標誌,由廠商印制張貼在出售同樣的玩具上,是家長選購的參考依據。

 
CE安全玩具標章是由台灣驗證顧問有限公司所發出的,可以算是國際認可,在歐盟市場CE標誌屬強制性認證標誌,STSafe ToyST安全玩具標章是由財團法人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所發出。

選擇安全玩具的標準:

1. 選擇貼有國內外商品檢驗標識的玩具

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的玩具,都會貼上燕尾標誌,這是為孩子挑選安全玩具的基本原則,代表這個玩具已經通過政府檢驗的關卡。另外,若通過各國設定的安全玩具檢驗標準,台灣和日本另會貼上ST標誌;歐盟會貼上CE(EN71)標誌;美國為ASTM標誌等,這些都是爸媽在選購進口玩具時,最合適的安全參考指標。

 

2. 必須附有清楚的商品標示與說明

安全玩具包裝上必須明確標示玩具名稱、製造商或進口商的詳細資料及聯絡方式、玩具的材質或成分、適用年齡以及使用方法,以提供親子正確使用的方法與諮詢資訊。此外,有些安全玩具上還會有特殊的警告標誌,提醒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。

 

3. 選擇可靠的玩具品牌與店家

這幾年,由代工廠所生產的玩具在市面上流通很廣,但因品質不是很穩定,所以相當依賴重視品質的品牌授權商嚴格把關。而玩具銷售通路因為多元,部分販售點(如:流動攤販)有稽查不易的困難,因此,為確保玩具的品質,建議爸媽選擇有信譽的大品牌,到信任的店家購買玩具,對於價格過於便宜的玩具也要留意,才能避開危險玩具。

 

4. 玩具零件必須牢固

零件牢固的安全玩具,才能避免孩子割傷或誤食。選購時,爸媽記得要將玩具表面的突起物拉一拉,檢查是否容易斷裂;或是玩具的零件(如:娃娃的眼睛或是小汽車的輪胎)是否牢固;填充玩具則必須注意車縫線緊不緊密,有沒有填充物外漏。

 

5. 玩具表面及材質的選擇

玩具表面如未經處理,有銳邊或是過於粗糙,很容易讓孩子受傷;表面塗料是否容易脫落或含有重金屬,如聞起來有刺鼻味,也需特別注意;而玩具的耐壓力也很重要,只有經得起孩子重壓或是搥打的玩具,才能避免玩具容易碎裂成小塊後扎傷孩子,或造成孩童吞食的危險。

 

6. 玩具物件的接合處必須密合

玩具物件與物件之間的接合處,應該確實密合黏牢。如果物件之間有縫隙,最好要大於1.2公分或小於0.5公分,才不會夾到孩子的手指。

 

7. 通過小物件試驗

提供03歲嬰幼兒的玩具,一定都必須通過小物件測試,以避免孩子誤食。小物件測試包含確認玩具本身及其零件須大於直徑3.2公分;小於3.2公分的零件,則長度必須大於5.71公分;球型玩具或擠壓玩具直徑須大於4.5公分,才能確保使用安全。

 

8. 玩具的繩索不宜過長

為了避免孩子玩耍時纏繞脖子造成窒息的危險,1歲半以下使用的玩具,如附有繩索或鬆緊帶套環,絕不能超過22公分。3歲以下使用的拖拉玩具,繩索或鬆緊帶若超過22公分,繩子末端不得有可纏成活套或固定環的珠子或附件;繩索平均厚度須0.15公分以上。

 

選購玩具商品時,應向商家索取發票或保證書,避免黑心商品,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,對玩具有安全方面的疑慮時,也可至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網站查詢商品檢驗資訊、商品檢驗標識、驗證登錄等相關資訊,爸媽也須教育孩子以正確的方式使用玩具,才能讓孩子玩的安全又開心。


資料來源:信誼基金會、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研發中心、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Safer 的頭像
    iSafer

    愛寶貝iSafer的部落格

    iSa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