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便便的困擾
關於便秘怎麼辦?
媽咪家的孩子有「便便」的困擾嗎?孩子常喊肚子痛,愛玩不愛上廁所,現在許多孩子因飲食西化,又不肯吃蔬菜水果,導致常有便秘問題。兒童的便秘問題,比想像中的嚴重,不只是腸胃道的問題,和生長發育都息息相關,媽咪們不能不謹慎面對!
便便問題會影響發育?
提到便祕,大家所聯想到的症狀不外乎是腹痛、脹氣、食慾不佳等,但對於兒童來說,便祕不僅會有上述的症狀外,還可能對生長、發育造成影響!
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最新的一項「學童飲食與便秘問題調查」發現,全台約有近42萬名學童有便秘問題,且有便祕問題的學童,平均較沒有便秘者矮了3.05公分,隨著年齡增長,差異情況會越顯著,特別是12歲時,更相差近6公分,所以,提醒家長不要忽略了兒童的便秘情況,以免輸在起跑點上。這項調查結果也符合國外研究「便秘會影響學童生長發育」的推論。
而調查也發現有六成學童偏食,九成學童蔬果攝取不足每日飲食建議量(蔬菜3至4份、水果2至4份),有七成學童的主食以精緻米飯為主,而有三成學童每天奶類攝取不到1份。其中便祕學童的飲食不均衡更明顯,例如,便祕童不愛吃蔬菜、不愛吃全榖根莖及全豆等食物的比率,都比無便秘童高出10%以上。
兒科醫學會理事長、長庚醫師黃璟隆說,蛋白質與鈣質是影響兒童身高的關鍵營養素,在蛋、奶、肉類中含量豐富,台灣兒童應該少有攝取不足的問題,反而要多關切蔬果攝取量,若蔬果吃太少,造成便秘、營養吸收不佳,吃再多的肉、奶也未必能長高。
便祕影響不容小覷
增壞菌、影響身高樣樣來
如果孩子常喊肚子痛,出現脹氣、腹痛現象,小心可能是便秘所導致,尤其若長期處於便祕狀態,不但會造成食慾不振、營養不良,嚴重甚至會導致口內潰瘍、頻尿等副作用;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主任錢建文指出,臨床上就常有長期腹痛的兒童,雖詢問並無排便困難等現象,但經由腹部X光檢查後,就確診為便祕所致。
小兒科葉勝雄醫師表示,若想得知兒童是否便祕,其實可從兩點來觀察,首先可先觀察孩子大便的形狀,是否呈現一顆顆或表面凹凸不均,若發現形狀為顆粒狀,或只有一點量等,排便時困難又費力,都可能是便秘的徵兆。
第二則是孩子上廁所時,會不會很難如廁,平均得花費10分鐘以上,且就算天天上廁所,如果便便有上述的情況,或每隔兩天以上才排便一次時,也都是便秘的跡象,進而對身體產生腸胃不適、食慾不佳、增加腸道壞菌、肛裂,甚至影響身高。
爸媽要了解孩子是否有便秘情形,其實,千萬別透過詢問孩子的方式,可能會和事實有落差;透過觀察,看是否有以上兩點症狀,也應注意孩子是否有挑食的現象,也可以觀察孩子的肚臍周圍腹部區域,是否有出現間歇性疼痛,尤其孩子過去若有便秘的紀錄,平時就應特別留意是否有便秘的症狀。
均衡飲食 預防便秘
針對孩童便秘問題,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也提出「便便順暢3法寶」的腸胃保健觀念,包括:
1.「多蔬果」:蔬果攝取量,每日要達5份以上(每份250g)
2.「多叮嚀」:建議父母每日叮嚀小朋友要如廁,養成排便的好習慣
3.「多好菌」:除了均衡的飲食外,可額外選擇有助於腸胃機能的優酪乳等食物。
要讓孩子遠離便秘,其實除了多攝取蔬果,也應多喝水、多運動等,最重要養成定時大號,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才是治本的方式;從生活作息開始改變,也能減少孩子接受X光檢查、藥物控制等方式,健康快樂的成長!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、優活健康網、Nownews今日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