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  

兒童秋天常見的疾病

 

告別了酷熱的夏天,最近天氣變得涼爽許多,秋天的氣候多變、空氣乾燥,早晚溫差大,大多數孩子都會出現各種短暫的不適,尤其年紀小的嬰幼兒容易出現「感冒、流鼻涕、咳嗽」等呼吸道疾病症狀。


秋季常見的疾病

1輪狀病毒腸胃炎

秋季腹瀉一般發生在入秋之後,一直持續到年底,其中10-11月份為發病高峰。此時,因天氣由熱轉涼,由病毒所引起的嬰幼兒腹瀉較多,其中以輪狀病毒所致的嬰幼兒秋季腹瀉最為典型。

 

秋季腹瀉最愛侵犯6個月至2歲的寶貝,以起病急、病情重、發熱、上呼吸道症狀重、嘔吐多,腹瀉頻繁、水便等全身症狀為特徵。小於6個月的寶貝由於體內有媽媽的抗體保護不易被傳染,而母乳寶寶也較少會罹患秋季腹瀉,3歲以上的寶貝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統逐步完善成熟,也很少患秋季腹瀉。

 

如何預防

  1.提倡母乳餵養

醫學調查發現,母乳餵養的寶貝較少發病,這是人乳中含有特異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抗體的緣故。但媽媽需注意哺乳衛生,平時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潔,勤換內衣,餵奶前要進行乳頭消毒,減少感染的機會。

  2.注意衛生

寶貝用的餐具、炊具在使用前,一定要注意消毒;奶瓶、奶嘴、湯勺、過濾紗布或漏網、榨汁機等食具,每次使用前後都需消毒烘乾;另外,在冰箱內放置的食物,若給寶寶實用,則必須加熱;在常溫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過4個小時。

  父母每次給寶貝換尿布後、餵奶前、沖奶前、給寶貝餵飯前,都要先用肥皂和流動的水認真洗手;避免讓寶貝亂吃不潔淨的食物的習慣;糾正不良的餵養習慣。

  3.接種輪狀病毒疫苗

目前,世界上尚還沒有對輪狀病毒感染有效的治療藥物,因此使用輪狀病毒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性的最經濟、最有效的手段。該疫苗口服後,可刺激機體產生對A群輪狀病毒的免疫力,用於預防A群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。

 

2感冒

天氣變涼後,許多孩子經常感冒發熱、咳嗽氣喘,經治療後稍有好轉,可停藥後又反復出現。這是因為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差,而秋季氣候多變,幼小孩童免疫力較差,病毒乘虛而入,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感冒、流鼻涕、咳嗽等呼吸道疾病。

 

如何預防

天氣逐漸轉涼,需留意孩子添加衣物,避免著涼。

 

避免接觸過敏原或食用過敏食品。例如對塵蟎,屋塵過敏,就應該避免使用易藏塵蟎的地毯,臥具(褥、被、枕),毛絨玩具;保持居室乾淨、乾燥、通風,以避免屋塵過敏。

 

3氣喘

天氣轉涼後,有些過敏體質的小朋友容易發作氣喘,厲害的從外表就可看出來;輕微的則只是咳嗽、痰多而已。兩者看起來都像是感冒,卻不能誤以為是感冒而延遲治療。

 

如果小兒咳嗽,在聽診時有喘鳴的聲音,就不能叫作感冒了,兩歲半之前,常被診斷為「毛細支氣管炎」,但次數太多時,就要特別留意。較大的孩子每次咳嗽都會喘或是咳嗽拖很久一直不痊癒時,更需要特別的醫療與照顧。

 

氣喘是一種愈來愈常見的小兒疾病,尤其近年來空氣污染、人口擁擠、家居空間狹小等等,都是造成氣喘的誘因。小兒氣喘可以分為「過敏性」與「非過敏性」兩種,不過,大部分病例(約百分之八十)是混合型。原因十分複雜。

 

如何預防

經常進行室外活動,多見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,戶外散步、踢球、騎小自行車等運動,都能增強氣喘兒童的體質,這也是預防呼吸道感染、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的最好方法。

 


4.哮吼

哮吼主要是由「副流行性感冒病毒」所引起,其他病毒包括流感病毒、腺病毒,偶爾也會引起此症。

1 初期症狀:包括流鼻水、咽喉發炎、咳嗽、輕微發燒。

2 經過13天,會出現上呼吸道阻塞的表現,如狗吠般咳嗽聲、沙啞、吸氣喘鳴。

3 症狀常常在晚上會加劇,病情反反覆覆,約一星期才改善;激動或哭鬧時症狀會更明顯;年齡越小,病情會越嚴重;家中其他成員也常有輕微感冒症狀。

 

治療方法:

以症狀療法為主,包括氧氣治療法、濕氣治療法、水份補充、退燒藥物,並讓孩子多休息。

 

如何預防

  1. 1.      居家照顧:利用家中浴室或蒸臉器瀰漫的蒸氣,每次吸入蒸氣約15分鐘,可以讓嬰幼兒呼吸道擴張,有助於症狀的解除。經過治療,狗吠咳嗽聲在34天內大多可以獲得改善。

 

  1. 2.      注意危險狀況:症狀嚴重時,會發生呼吸困難,需要住院。醫師會考慮使用類固醇治療,甚至插管。另外,用來減輕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病毒藥物,效果並不佳。一般情形下,不須給予抗生素,除非懷疑有細菌感染的可能性。

 

3.預防方法:儘量不要帶嬰幼兒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,大人回家後先洗手再抱孩子,是有效的預防方法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Safer 的頭像
    iSafer

    愛寶貝iSafer的部落格

    iSa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