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children-758565_1920.jpg 

小學生的安全教育…


該怎麼教孩子獨立、判斷自身安全?


身邊不少朋友的孩子,今年也上國小一年級,轉眼一學期快過去了,孩子也從幼稚園需要爸媽細心呵護下,逐漸獨立長大。但其實他們也還是半大不小的孩子,如何教孩子獨立、同時爸媽適時的放手,讓孩子長大,同時也兼顧孩子的人身安全,是許多爸媽都需要學習的!

食安和校園安全是孩子最關心的
兒福聯盟12月公布2015年「十大兒少關注議題」,調查顯示,18歲以下兒少最關心「食安問題」,其次是「校園安全問題」,可見校園割喉案,對兒少造成的陰影和憂慮不小。


調查顯示,超過5成學生認為台灣「食」不安心,不僅大人恐慌,連兒少也擔心吃到營養午餐到底營不營養、衛不衛生,食安問題極需改善。其次是隨機殺人、幫派聚集、校園暴力嚴重的校園安全問題,有近4成3的學生也很擔憂。


國小階段的安全防護

因為新聞事件,讓不少家長孩子擔憂校園安全問題,其實,在小學階段,爸媽可以適時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,但首先需教孩子判斷什麼是危險情境、哪些是陌生人,還有自身安全守則,都很重要!爸媽需靠著平時一點一滴的累積,從情境、繪本書籍、身邊案例來教育孩子。

(1)建立自行外出的規則:

  • 外出前應經過父母的同意,並告知前往的地點、同行的夥伴、返回的時間。如果時間耽誤無法如時返回,應立即撥電話通知父母。

  • 只能走規定的安全路線,避免抄捷徑或走荒廢無人的地方。

  • 隨時和朋友在一起。告訴孩子落單或一個人閒逛,要比一群人在一起更危險。

(2)認識街頭潛在的危機:

  • 要求不可前往工地、河堤、偏僻的公園、暗巷、空房子、停車場等地方,並說明可能遇到危險的原因、理由、和可能遭遇的狀況。

  • 即使走在人行道,都應距離路邊三大步。

  • 避免進入高大的樹叢,讓自己被遮蔽。因為安全的環境是透明的,周遭人的眼是最好的監視器。

  • 避免在他人的門口逗留,以免被抓入內,求助無門。

(3)了解陌生人的定義:

  • 陌生人不代表是從沒見過的人,如郵差、快遞、送貨員。

  • 陌生人有可能知道孩子的名字。

  • 陌生人可能是權威人士,比如歹徒假扮警察、老師。

(4)與人安全應對:

  • 應讓孩子了解大人很少需要小孩幫忙!所以對於提出請求協助的陌生人應提高警覺,保持一定的身體距離,並拒絕其請求,請他尋求其他大人或警察叔叔的幫忙。

  • 別讓陌生人靠太近、或上陌生人的車或為他帶路,皆有可能受到傷害。

  • 避免給孩子兩極端的想法,讓他完全不相信不認識的人,但完全相信認識的人。數據統計有八成的綁架、拐騙及性侵害皆來自熟人。

  • 對於不認識的大人卻知道自己的姓名,應提高警覺。

  • 若有陌生人給糖果、零食、餅乾、玩具、任何禮物或要求玩一個特別遊戲的人都要拒絕,並跑到明亮商店求助。

  • 如有人停車與孩子講話,應距離車門三到六公尺。

5學習求助的技能:

  • 帶領孩子認識社區中的巷弄及求助地點,以及可以求助的大人,當孩子有困難時可求助,避免落入無人的絕境。

其實只有爸媽適時的放手、適當的安全教育,才能讓孩子有機會學著如何自立、學會應變,知道如何保護自己。

從小細心保護著的孩子,讓父母總是捨不得,也不放心放手,但發現其實只要能教會他該知道的,事前先做好該有的準備,讓孩子踏出這一步,做父母的便能更放心,也能更輕鬆地放手了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Sa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